首页

伊轩女王调男在线观看

时间:2025-05-29 19:12:34 作者:文化中国行丨传统佳节邂逅国潮风 激发“端午经济”新活力 浏览量:26190

  端午临中夏,时清日复长。近期,随着端午假期临近,民俗体验游热度攀升,国潮风引领文化消费新风尚。赛龙舟、包粽子、挂艾草、赏古乐……各地文旅场景不断推陈出新,热气腾腾的“端午经济”成为消费活力升级的缩影。

  端午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,承载着千年文化积淀。如今,端午习俗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生命力,点燃了民众的消费热情。据旅行平台数据显示,与去年相比,端午民俗体验游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50%,文博游、非遗游、古镇游成为游客出行首选。

  以传统佳节为契机,多地因地制宜,深挖本地传统文化底蕴,推出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,文化游成为拉动旅游市场增长的新热点。

  河面上,锣鼓声、击水声不绝于耳;在岸边,加油声、呐喊声此起彼伏……近几年,蕴含传统文化又凸显竞技魅力的赛龙舟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的目光。端午节前后,各地龙舟大赛接连开桨,越来越多人希望前去“打卡”,体验“百舸争先”的乐趣。

  广东佛山“叠滘赛龙舟”是不少游客最期待的端午节活动之一。据旅行平台数据显示,今年端午假期,佛山整体旅游预订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67%,酒店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45%,机票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10%,屈原故里湖南汨罗旅游预订订单量也同比去年增长85%。以节为“媒”,各地将“龙舟经济”与旅游业相结合,进一步推动龙舟文化的传承,打造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新名片。

  “粽包分两髻,艾束著危冠”,端午节正是人们“味蕾寻鲜”的好时机。粽子消费市场近日热闹非凡,青稞粽、海鲜粽、红烧五花肉粽、紫糯栗蓉粽……口味升级、跨界“上新”,不仅折射出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,也承载着人们对传统习俗的珍视和幸福滋味的追求。

  今年的“国潮”味远不止有粽香。购物平台上,南瓜、荷花、元宝等小巧玲珑的各式香囊琳琅满目,艾草搭配黄金球、祈福卡片制成的艾草花束令人眼前一亮。传统工艺品也与现代时尚交融,打造出独特的“国潮端午”氛围。

  非遗市集也是端午假期的好去处。今年端午节恰逢“六一”国际儿童节,亲子出游比例大幅攀升,端午非遗体验成为家庭旅行的热门之选。包粽子、做香囊、学古画,观看精彩非遗演出,聆听古韵音乐会,穿着汉服沉浸式游览古镇……多彩活动汇集成一场场充满烟火气的市集、游园会,召集游客端午“拾趣”。

  端午假期,入境游热度继续攀升,来中国体验民俗文化被许多海外游客列入旅游清单,国潮文创、非遗体验备受关注和喜爱。随着“即买即退”与入境免签、入境便利化支付等方面的政策叠加,今年端午假期入境游酒店搜索热度超一倍,再次凸显“China Travel”对海外游客的吸引力。

  近年来,“文化大餐”日益丰盛,国潮消费持续火热。“传统民俗正在成为游客旅程中的亮丽风景线。”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,文旅融合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多文化体验新场景,“诗与远方”越来越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以端午节为契机,多地将传统民俗有机融入公园、美术馆、古镇等新空间,传统文化、国风古韵被重新激活、演绎,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的同时,也将有效推动“端午经济”释放消费活力。(人民网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年轻人乐抢春茶鲜 新茶人催生茶业新生态

放眼世界,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合作遭遇“逆流”,贸易保护主义抬头,海南自贸港却瞄准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,在国际自由贸易港队列中彰显中国担当。

台湾双胞胎姐妹乐当中华文化传扬者

“整体上有鲜明的乡土特色,岢岚古城、宋长城等元素,在刺绣、剪纸、布艺等作品中比较常见。”高冬昱介绍,在创作上,除传统的祈福纳吉、伦理教化、驱邪避灾等作品外,近年来,一批反映现实生活及岢岚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的作品涌现。

2024年全国万人集体婚礼广州分会场举行

接近傍晚,持续3个多小时的品鉴环节结束。经过评审委员会评比,大赛共产生特等金奖4名、金奖8名、银奖12名、铜奖16名、优秀奖16名。颁奖典礼后,现场还举行了获奖茶拍卖,参与者踊跃竞拍,现场热闹非常。

江西永修洪涝灾后见闻:“水退到哪里,就补种到哪里”

这一轮清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确实被认为利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。有苏南地区政府招商人员向《中国新闻周刊》感慨,近几年虽然表面上更多强调“公平竞争”,但可以给什么政策,政策可以给到什么程度,很多时候自己都不知道答案,感觉已经不会谈项目。“一些明令禁止的政策自己不去碰,不代表其他人一样讲规矩,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,总会有人开出‘地板以下’的政策。”

2024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展示农业“芯”成就

“贵州大曲,贵在怀旧,贵在乡愁,贵在敬老。”谈及贵州大曲以征文大赛开启的美好记忆之旅,陈宗强表示,“2017年,第一届“贵州大曲·记忆里的味道”征文活动开启,汇集过往美好记忆,踏上寻味乡愁之旅;与此同时,我们还连续开展了三期《村寨志》编撰项目,累计投入资金175.52万元,编制30个特色村寨的《村寨志》,让作为中国最小的行政单位的村寨,镌刻下更多远离家乡游子曾经最纯真的记忆和乡愁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